研究小組:

邵礎基博士
陳桂涓博士
周偉立博士
祁永華博士
岑紹基博士

前言: 「以評估促進學習」(Assessment for Learning, AfL)在本計劃的角色

香港的教育改革其中一個重要的基礎,是於對知識的新範式在教與學的應用,就是從知識作為客觀存在、相對穩定的標準內容,轉變為合乎知識型社會的建構主義(Constructivism)的知識觀。而本計劃所採用的建構主義知識觀有五個特點:

  1. 知識建構(Knowledge Building):知識的建構是以學習者為中心,通過一些概念化的過程,對特定範圍內的相關概念,從下而上作出不斷重新理解的成果;

  2. 始於經驗(In Experience):知識建構應該從學習者的真實的生活世界取材,讓學習者反省本身經歷的體驗,使建構的知識緊扣學習者的既有知識及生活處境;

  3. (3) 實用(Practical):建構出來的知識應該是可茲應用的。當學習者在實踐中發現知識可以關聯於日常生活,他的學習動機會強化,而且會產生進深一步探究的意向;

  4. 協作(Cooperative):知識不單是個體的知性活動,更是群體具有明確意向的互動成果。除了知識的共構(co-construction)的性質外,課堂內的小組協作,更是培育溝通技巧、共構知識的學習場地;

  5. 鷹架(Scaffolding):為提升知識建構的質量,互動群體需要在參與知識建構的時候,將知識內容的抽象水平不斷提升,讓具體的,單一的知識元素(bits of information),可以不斷焠鍊而成為具有綜合拓展(extended abstract)功能的理論概念。這個提升的過程,讓知識建構參與者可以有所參考,需要引入恰當的互動平台,比如提問、回饋、評價,即是鷹架。

以上的理念對教與學影響深遠。傳統教學中,教師講授的內容是教學的中心。在建構主義的知識觀中,焦點卻轉移往學習者。而新高中課程的通識教育科,便是著力於提升學習者的能力,特別是主動去探索、建構及應用知識時所需的不同能力。

因此,通識教育科的整個課程,無論由每節教案,以至專題研習,甚或終期評核的意義,不再聚焦在教師應教甚麼,或學生在考試時能背誦出多少標準答案,而是以學習者為中心,去重新理解整個學與教的過程。而這個重新理解的過程中,最不能忽視的,是如何評估學習者的不同能力的水平,以及參考不同學習者在不同學習階段的能力水平,應如何注入整個學習歷程,從而提升其學習效能。

再者,評估學習者的狀況不再是教學的最後一關,而是在知識建構過程中,不可或缺並具有持續性、互動性的一環。比如在操作層面上,教師如何讓學生在既有的知識基礎上鷹架起來,很大程度上是取決於能否正確判別學生的水平,以及能否提供有效的學習歷程。總的來說,即是以「促進學習的評估」為中心概念,重新處理教學的不同方面。

例如在課程設計中,老師可以應用逆向教學設計(backward design) 來制訂整個教學策略,即是將學生需要、課程要求以及考核要求,一併加入學習目標中,再設定量度那些學習目標的準則,並按此設計相應的教學活動,這便是「以評估促進學習」(Assessment for Learning, AfL)了。

根據Shirley Clarke(2005)「促進學習的評估」的理論。在教學實踐中,可以加入以下多種不同的操作:

  1. 讓學生理解學習目標;

  2. 有效提問:
    -給予足夠時間讓學生停頓作思考;
    -適當運用開放式及封閉式問題;
    -以針對性及自由作答形式讓學生組織既有知識;

  3. 仔細觀察學習狀況;

  4. 同儕互相學習良好踐行;

  5. 提供明確的改善建議,以作有效的回饋;

  6. 學生主動學習;

  7. 提高學生的自我形象。

本計劃乃根據以上「促進學習的評估」的概念,組成教師學習社群,並跟三間中學作出深度協作計劃,針對通識教育科的公開考核、課程設計、及專題研習三個重要的教學範疇,重新反思現行的教學,並驗證新的評估與教學安排。最後,我們感謝所有曾參與本研究計劃的學者、校長、老師及學生。本研究的成果,對新的知識觀及新教學安排、如何配合新高中的規劃、如何以評估促進教與學、以至優化通識教育科的教與學,相信頗具參考價值。